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

070 耶穌用比喻講道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甚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

我要開口用比喻,
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

(馬太福音 13:34-35 和合本)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馬可福音 4:33-34 和合本)


耶穌講道經常借助比喻,例如之前看過的「撒種的比喻」、「稗子的比喻」、「兩種房屋的比喻」等,這些都是耶穌比較有名的比喻,之後還會看到更多耶穌的比喻。


耶穌眾人講道
Source: Free Bible Image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在眾多比喻之間加插了一段小註解,原來耶穌對眾人講道只用比喻,對門徒才會直接講明。耶穌不是刻意為難聽眾,他用的比喻都是眾人「所能聽的」,耶穌的目的是要聽的人動腦筋去思考他所說的話,通達人自然明白。

如果父母一直將食物磨碎來餵養孩子,孩子就永遠不會長大。

2022年2月27日星期日

069 耶穌的母親和弟兄們

耶穌的母親和他弟兄來了,因為人多,不得到他跟前。有人告訴他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見你。」耶穌回答說:「聽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

(路加福音 8:19-21 和合本)


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有人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他卻回答那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門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

(馬太福音 12:46-50 和合本)


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着,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着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

(馬可福音 3:31-35 和合本)


耶穌在向眾人講道,家人卻來找他,並打斷他的講道。可能是時間太晚,要耶穌回家吃飯?經文沒有清楚交代,但可以見到,馬利亞耶穌的家人,似乎還未清楚耶穌的身份。


耶穌他的家人
Source: Tate Britain

耶穌說,只要遵行神旨意,就是他的家人。道成肉身,耶穌將人與神的距離拉近,神不再是遙不可及,變得親密如家人,這是何等巨大的恩典,這亦是基督教與其他教派早大的分別。基督徒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可以很親密,不只局限於從下而上的敬拜,以給從上而下的祝福。

2022年2月26日星期六

068 種子長大的比喻

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馬可福音 4:26-29 和合本)


《馬可福音》內大部份經文,都可以在《馬太福音》或《路加福音》中找到,而獨家經文只佔《馬可福音》全卷書的 7%,這個比喻就是那 7% 的其中之一。

耶穌告訴門徒,福音的種子何時才生長,不是人所能明白,所以不要灰心,「農夫」只要繼續撒種,總有一天會有收成。

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信仰經歷。我跟大部份華人一樣,家庭都有佛教或道教的背景,自少因為多病,家人將我上契了給黃大仙,這可以說是我第一個信仰,但從沒有人跟我解釋這信仰的由來,家人只每年會抽兩、三天到黃大仙寺參拜而矣。

在教會學校長大的我,認識到天主教,覺得一神教比較合理,我對上帝的存在沒有什麼懷疑,在教會學校裡,《聖經》是一門學科,你會懷疑數學科老師教你的 1+1=2 嗎?會懷疑社會科老師所說,香港島對岸是九龍嗎?至少我不會,但心裏相信上帝與成為基督徒,是兩回事,當時的我對此並不明白。

長大後我到訪過不同的教會,也嘗試過了解其他的一神教,真正比較認真返教會是在大學時。那時我差不多每星期都會出席不同的聚會,對基督教略有認識,但閒時很少看《聖經》,也沒有祈禱,除非臨近考試。上帝對我來說,是一位偉大的、超然的存在,但祂太偉大了,離我很遠。

回到香港後,我開始返現在這間教會,基督徒很熱心地和我看《聖經》,糾正了不少我對《聖經》的誤解,我知道《聖經》有 66 卷書了,也知道《西番雅書》和《歌羅西書》的分別,但這些畢竟只停留在知識的層面,我仍然感受不到神的愛。教會領聖餐時,我見到有基督徒流淚,男的女的也有,我問他們為什麼哭,他們說因為耶穌為他犧牲,釘了十字架。這教義我在小學時的聖經課就學過了,但我不明白有何值得感動?

轉眼間已經返了教會半年,其他在同一時期,跟我一起初返教會的人,都紛紛感受到神的愛,成為了基督徒。而我,仍然是一個 churchgoer,種子已一早撒進我的內心,但就是不發芽,弟兄們都拿我沒辨法,而我也開始想抽離,覺得每個星期日完了聚會,還要和弟兄一起在 Food court 內看《聖經》,很浪費時間,我明天還要上班。但就從來不會去想,弟兄們也沒有義務,要在我身上浪費他們的時間,他們明天也要上班!

直到 12 月的某個星期日,當日是某位弟兄的畢業禮,我沒有被邀請,平常的星期日下午都是看《聖經》的時間,那天他們卻把我留在中環海旁,臨走時,有弟兄對我說:「你覺得我們愛你嗎?」我回答:「我當然知道你們愛我。」他再問:「如果你決定不返教會,你覺得我們還會愛你嗎?」我想了一回,對他說:「我覺得就算我以後不再返教會,你們還會愛我。」當時那弟兄這樣回答:「你說得對,就算你決定不再返教會,我們一樣會愛你。但我們知道,我們最終也不會同路。」

那句話深深剌進我的內心,我記得,那天下午,我在中環的海旁,一個人,不斷流淚,不斷禱告,種子開始發芽了。


收成的時候到了
Source: Wikipedia

多年後,我到了那弟兄的家作客,那時大家都已經成家立室。客席間我提起那天下午他對我所說的話,他感到很驚訝,說從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偉大,他已完全忘記了自己說過這些話。耶穌說得沒錯,「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轉眼間就 24 年,所以我寫了這個網誌,告訴大家我信的是什麼,希望有天,你也會和我成為同路人。

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

067 器皿下的燈

「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牀底下,乃是放在燈臺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

(路加福音 8:16-18 和合本)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牀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可福音 4:21-25 和合本)


斗底下
Source: Wikipedia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有似曾相識的教導,「登山寶訓」的經文,頭一段與《路加福音》和《馬可福音》這兩段經文很相似,但後半部卻完全不同: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 5:15-16 和合本)

在「登山寶訓」中,「燈」比作信徒的行為,耶穌鼓勵門徒,要讓人看到自己的好行為,好讓神得到榮耀。而這兩段經文則比較負面,「燈」同樣比作信徒的行為,但耶穌提醒門徒,不要暗中作惡,以為沒有人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什麼事都暪不過神,甚至會被人揭發,而神在暗中也會施行獎賞或報應。

三段經文同出一轍,都是提醒信眾要有好行為。

2022年2月24日星期四

066 稗子的比喻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裏,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裏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裏嗎?從哪裏來的稗子呢?』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着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着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

……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裏挑出來,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馬太福音 13:24-30,36-43 和合本)


「稗」,音「敗」。「稗子」,原文譯作「毒麥」,是一種跟小麥很相似,但卻不能吃的野草,屬對農作物有害的野生植物。

寫作時適逢烏克蘭危機,外界估計俄羅斯總統普京隨時會派兵入侵,令人不禁想起這個比喻。「稗子」彷彿就像那些邪惡的政權、政客,又或者是社會上欺壓老百姓的大財團,和既得利益者,這些惡人,神是看到的,不立刻除去他們,原來是因為怕連累到無辜市民。這很有道理啊!一個政權倒台,重則引發內戰,無數百姓因而葬身戰火;輕則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君不見今天的伊拉克阿富汗,和委內瑞拉,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嗎?所以,再忍耐一下吧,那些人都一把年紀了,可能不需十年,神就會找上門,和他們算賬……

直覺告訴我,如果讀完一段經文,感到很爽的話,那很大機會都是因為自己過份解讀。

「稗子的比喻」只出現在《馬太福音》,這比喻緊接著「撒種的比喻」。這裏出現的「農夫」,同樣代表耶穌,但和「撒種的比喻」不同,農夫應該已經翻了土,並把種子撒在田地上。耶穌在38節解釋道,「田地」代表世界,而「麥子」就是領受耶穌教導的真信徒。


稗子
Source: Wikipedia

稗子在成熟之前,樣子和麥子差不多,所以「稗子」不是指社會上的惡棍。那些惡人,怎麼說樣子也與信徒有很大分別,「稗子」其實是指那些領受魔鬼教導的假信徒,他們混在教會中,領受的卻是另一套道理。觀乎往後的基督教發展史,當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歸信基督後,「信耶穌」變得有利可圖,政權對教會的逼害一夜間消失,但換來的卻是一大堆假信徒和假教義,徹徹底底地「稗」壞了教會。違害存留至今,當年教會所犯下的錯誤,仍然成為今日一眾敵對基督教的人,手中所持的把柄。

參考:
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我們讀馬太福音吧(60)
http://www.luke54.org/view/1060/7288.html

2022年2月23日星期三

065 撒種的比喻

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裏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着滋潤。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裏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甚麼意思呢?」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

「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裏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並且忍耐着結實。」

(路加福音 8:4-15 和合本)


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

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
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
耳朵發沉,
眼睛閉着,
恐怕眼睛看見,
耳朵聽見,
心裏明白,回轉過來,
我就醫治他們。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馬太福音 13:1-23 和合本)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叫他們

看是看見,卻不曉得;
聽是聽見,卻不明白;
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道奪了去。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馬可福音 4:1-20 和合本)


「撒種的比喻」是耶穌其中一個家傳戶曉的比喻,常常成為兒童主日學的課題。對於現代人,要想像一幅農夫撒種的圖畫,或許比較困難,但古時的以色列是務農社會,耶穌說的比喻非常接地氣,聽眾理應一聽就懂,但事實並非如此,耶穌唯有親自解釋。


撒種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比喻說,神的道臨到各人,但因心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返了教會二十多年,我相信自己不會是「路旁」或「磐石」,但似乎又不是「好土」,更似是「荊棘」。土可以翻,再加肥料,「壞土」也可變「好土」,只要肯,只要農夫還在。

你看到這篇文章,代表已經有一粒種子落到你身上,是否讓這種子發芽生長,看你如何行動。

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

064 跟從耶穌的婦女

過了不多日,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趕出來),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路加福音 8:1-3 和合本)


福音書特意提到跟從耶穌的婦女,是非常「破格」,古代是男權社會,女性沒有社會地位。當然這不是上帝的期望,上帝設計的世界,男女有著不同的角色,但絕不重男輕女。

女仕無需介懷當時社會如何看待女性,婦女在耶穌的傳道生涯中所擔當的角色,絕對不容忽視,她們出錢出力支持耶穌,得到聖經的肯定。

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妻子?

這裡出現了一名在近年引起巨大爭議的女性:抹大拉的馬利亞。由於兩段經文緊接一起,很多人都以為,前一章所提到,在西門家出現的那位「有罪的女人」,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到六世紀末,教宗聖額我略一世甚至直指抹大拉的馬利亞就是那妓女,她後來悔改,跟從了耶穌,這都是將經文混淆所致。


抹大拉的馬利亞跟從耶穌
Source: Wikipedia

近年又出現了為抹大拉的馬利亞平反的聲音,說教會刻意貶低她,是要隱瞞其真正的身份,說抹大拉的馬利亞其實就是耶穌的妻子。這亦是著名小說「達文西密碼」的主要橋段,當年小說被拍成電影時,弄得宗教界一遍鬧哄哄,各路英雄紛紛出來「解碼」,好不熱鬧。

如何為「達文西」解碼我不想多說,有興趣的話,隨便在網上搜一搜,就可以找到一大堆資料,文章、講道、演講,甚至紀錄片都有,反而想說說我對此事的看法。

其實耶穌有沒有娶妻,對我來說是沒有甚麼大分別。基督道成肉身,既有神性,亦有人性。聖經多次描述耶穌到訪各人的家作客吃飯,耶穌既然要吃飯,哪要不要上廁所?你會因為耶穌要大便就不再稱「耶穌是主」嗎?

耶穌像常人一樣生於母腹,他也經歷了嬰幼兒期,吃喝成長,嬰孩時也要穿尿布,也要像我們一樣上學、上班。耶穌若果要娶妻,其實也正常不過,如果說婚姻污穢,有損神性的話,那單單從母腹而出這事就已經夠髒了。反之,這正正表現了神的愛:祂貴為上帝,卻舒尊降貴,來到人間,背上髒污的肉體,為要教我們何為愛。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 4:19 和合本)

不過以上只是想表明,娶妻沒甚麼不可而矣,我並沒有說耶穌有娶妻啊。

認為耶穌有結婚的人,最常用的論調是,因為古時猶太男性都會成家立室,而聖經又沒有明確說明耶穌沒有結婚,所以推斷耶穌也應該已有家室。這種「因為聖經沒有否定,就代表有可能發生」的論點,有點強詞奪理。相反,從聖經中的上文下理可以見到,耶穌更應該是單身的。

首先,耶穌少年時就知道自己的使命,不見得他有空間成家立室;在十字架上,耶穌只將母親交託使徒約翰,如果耶穌有妻子,他不可能不將妻子同時交託;而有一段經文,更基乎肯定耶穌是單身的。

使徒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論到使徒的權利時這樣寫道:

難道我們沒有權柄娶信主的姊妹為妻,帶着一同往來,彷彿其餘的使徒和主的弟兄並磯法一樣嗎?(哥林多前書 9:5 和合本)

如果耶穌有結婚,保羅就不會說「為何我不能像『磯法』一樣娶妻」,而會寫成「為何我不能像『耶穌』一樣娶妻」!

教會就是耶穌的妻子

耶穌雖然沒有結婚,但他卻有妻子,就是教會。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有古卷加:就是他的骨他的肉)。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會說的。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書 5:22-33 和合本)

2022年2月21日星期一

063 耶穌與有罪的女人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裏去坐席。那城裏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裏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穌背後,挨着他的腳哭,眼淚濕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

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裏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耶穌對他說:「西門!我有句話要對你說。」西門說:「夫子,請說。」耶穌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哪一個更愛他呢?」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

於是轉過來向着那女人,便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女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濕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地用嘴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

同席的人心裏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

(路加福音 7:36-50 和合本)


問世間誰沒有罪?然而,經文描述這女子是一名「有罪的」女人,不是泛指她像我們所有人一樣,都曾經犯過罪。這個女人身上的罪應該是很明顯的,聖經沒有說明她犯了甚麼罪,但一般相信她可能是一個眾所周知,不守婦道的女人,更可能是一名妓女。

法利賽人就是猶太人領袖,耶穌進入法利賽人西門的家吃飯,這個女人卻不請自來,並走到客人背後,求這名客人原諒自己的罪。


耶穌進入法利賽人西門的家吃飯
Source: Wikipedia

一個罪人到耶穌跟前求赦免,本是一幅很美麗的圖畫,法利賽人卻只見到這女人身上的罪,並挑剔耶穌讓這女人觸摸自己。法利賽人的反應,就跟之前耶穌所說的一樣,「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耶穌借此機會說了一個感人的比喻:誰獲得赦免越多,誰對神的愛就越多。

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062 施洗約翰差遣兩門徒去見耶穌

約翰的門徒把這些事都告訴約翰。他便叫了兩個門徒來,打發他們到主那裏去,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那兩個人來到耶穌那裏,說:「施洗的約翰打發我們來問你:『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正當那時候,耶穌治好了許多有疾病的,受災患的,被惡鬼附着的,又開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見。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約翰所差來的人既走了,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去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華麗衣服、宴樂度日的人是在王宮裏。你們出去,究竟是要看甚麼?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經上記着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我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然而神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眾百姓和稅吏既受過約翰的洗,聽見這話,就以神為義;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沒有受過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29-30兩節或譯:眾百姓和稅吏聽見了約翰的話,就受了他的洗,便以神為義;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不受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主又說:「這樣,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甚麼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說:

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
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

施洗的約翰來,不吃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

(路加福音 7:18-35 和合本)


約翰在監裏聽見基督所做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嗎?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甚麼?是要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經上記着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

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
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

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 (有古卷: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

(馬太福音 11:2-19 和合本)


施洗約翰已經被監禁了一段時間,他在獄中聽聞耶穌廣行神蹟的事,便差派兩位門徒去問耶穌,他是否就是自己一直等待的救主。

翻查釋經書和網頁,對於施洗約翰為何派人去詢問耶穌的身份有兩個解釋。大部份釋經書都認為,這位曾經在約旦河畔,向群眾見證耶穌就是《舊約》所預言的彌賽亞的施洗約翰,在經歷了長期監禁後,信心開始動搖了。另一個解釋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在當時大部份都成為了耶穌的門徒,約翰希望他們可以聽到耶穌親口承認自己的身份。


被監禁施洗約翰
Source: Wikipedia

耶穌的回應可以說是《新約》其中一個轉捩點,耶穌向跟從他的人正式「攤牌」!施洗約翰是《舊約》預言最後一位先知,現在《新約》的序幕已經拉開,講道已經聽得夠多了,神蹟也已經看夠了,是時候立定心意去跟從耶穌

耶穌慨嘆世人對呼喚的冷漠,他們跑到曠野,聽約翰講道,現在又走到自己跟前,各樣神蹟都親眼目睹過,但內心卻沒改變。耶穌的每句話語,彷彿都與自己無關。「這些話很有道理,但應該不是對我說的,我可沒有這麼差。」

當天的聽眾大部份都是猶太人,他們都有信仰,而且願意撇下日常事務,跑到郊外,去聽耶穌的講道,應該都是比較虔誠的人。他們應該會禱告,會捐獻,會禁食,會看《聖經》,也會遵守律法,但對於這個新道理,他們只是抱著冷眼旁觀的心態,結果「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一切的虔誠都枉廢了。

耶穌以「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作終結,挑戰當時的人,也同樣挑戰你。你是智慧人嗎?是的話就應該能辨明耶穌所說的道理,並且對此有反應。

2022年2月19日星期六

061 復活拿因城寡婦的兒子

過了不多時(有古卷:次日),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他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他同行。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擡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裏的許多人同着寡婦送殯。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着槓,擡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神眷顧了他的百姓!」他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地方。

(路加福音 7:11-17 和合本)


以色列北部的小城拿因,建有一所小教堂,紀念耶穌復活寡婦兒子的神蹟。


寡婦兒子復活教堂 כנסיית בן האלמנה
Source: Wikipedia

古時女性的工作機會不多,婦女若失去了丈夫,寡婦就只能依靠兒子撫養,但若連兒子都失去了,就會變得無依無靠,需要社會大眾周濟,生活苦不堪言。

耶穌經過拿因城,恰巧遇到了這個出殯列隊,他憐憫那位寡婦,安慰她,復活了他的兒子。

我們已經讀過不少有關耶穌行神蹟的記載,他行的第一件神蹟,是將水變酒耶穌能夠突破物理的界限,滿足我們生活所需。之後我們見過他醫治不同的病患,有大臣的兒子彼得的岳母患痲瘋的癱瘓的癲癇的,不計其數,證明他能掌控身體百膚。耶穌也能趕鬼,連靈界的一切也聽命於他。而這一次,耶穌更加突破生死的界限,令死人復活!

按聖經記載,耶穌一生共行了三次使死人復活的神蹟,這次是頭一次,當時圍觀的人當然覺得驚訝萬分,兒子復活亦令寡婦重新有了依靠。然而,以色列有寡婦千千萬萬,耶穌所復活的只是冰山一角,這次的復活也不是永恆,耶穌當年所復活的人,若干年後都再次死去。

耶穌使死人復活,是要叫世人相信他。他掌管生與死,以聖經所記,無論我們是否相信,我們將來都會復活,分別在於,是復活得生,還是復活定罪:

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 (約翰福音 5:29 和合本)

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060 醫治百夫長的僕人

耶穌對百姓講完了這一切的話,就進了迦百農。

有一個百夫長所寶貴的僕人害病,快要死了。百夫長風聞耶穌的事,就託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他們到了耶穌那裏,就切切地求他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耶穌就和他們同去。

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

耶穌聽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那託來的人回到百夫長家裏,看見僕人已經好了。

(路加福音 7:1-10 和合本)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裏,甚是疼苦。」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

耶穌聽見就希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

(馬太福音 8:5-13 和合本)


登山寶訓」後,耶穌回到了他的傳道基地:加利利湖邊的迦百農,這裡亦是彼得的家

迦百農耶穌又再一次「遙距治病」,但今次的情況與上次不同。百夫長是羅馬帝國派遣到猶太地的地方官,他本身不是猶太人,然而卻擁有比猶太人更大的信心,他不希望勞煩耶穌,主動提出「遙控治病」,耶穌非常欣賞,讚賞他的信心比自己所遇見過的猶太人還要大。

耶穌醫治百夫長的僕人
Source: Wikipedia

猶太人相信,自己是神所揀選的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才配得天堂。穌卻說,將來必有很多外邦人因著信心,得以在天國與眾先知同席,而猶太人卻反被唾棄。

這話應該會激怒了不少猶太人。

2022年2月17日星期四

059 兩種蓋房子的人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凡到我這裏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有古卷:因為蓋造得好)。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

(路加福音 6:46-49 和合本)


「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着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

(馬太福音 7:24-29 和合本)


「聰明人房子蓋在磐石上……」是兒童主日學經常唱的兒歌。這段經文,道理顯淺,但知易行難。

「房子」比喻我們的人生,聽到耶穌的話就去行,遇到風吹雨打,我們仍然可以穩固不倒。耶穌沒有說不聽從他的人,不會有成就,「房子」還是可以建成,不過若遇上風雨,就會倒塌。

聰明人房子蓋在磐石上
Source: Wikipedia

所以基督徒生命不是返返教會就算,聽道需行道,否則信仰沒有果效。除了出席聚會,還要坦誠布公,讓弟兄姊妹彼此勉勵、督責、扶持。聽道不行道,或者連聽都沒有聽進去,抱著打個卡的心態返教會,然後自我感覺良好,有何意義?

《路加福音》的經文是「平原寶訓」的最終章,相對《馬太福音》,也是「登山寶訓」的終結。我沒有將「登山寶訓」的全部經文順序列出,因為本網誌是以《路加福音》為骨幹,所以只按《路加》的次序將經文排列,但中間會加插《馬太》獨有的經文。「登山寶訓」其餘經文,相對出現於《路加福音》較晚的位置,當讀到《路加》那些經文時,會將「登山寶訓」餘下的經文一併列出。

2022年2月16日星期三

058 好樹結好果子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裏摘葡萄。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

(路加福音 6:43-45 和合本)


「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裏來,外面披着羊皮,裏面卻是殘暴的狼。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所以,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馬太福音 7:15-20 和合本)


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道理看似很顯淺,但何謂「果子」?


好樹結好果,壞樹結壞果
Source: Wikipedia

「果子」包括了人生各方面,例如行為、言談、品格、修養、孝順父母、夫妻關係、兒女的品行,一切一切,其實要做一棵會結好果子的樹,比耶穌之前所教導的更挑戰。 

2022年2月15日星期二

057 不要批判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饒恕:原文是釋放);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裏;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裏嗎?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路加福音 6:37-42 和合本)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牠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馬太福音 7:1-6 和合本)


又是一段很挑戰的經文。

「論斷」,英文是 Judge,即批判。之前,耶穌叫我們要愛仇敵,要作完全人,「像天父一樣慈悲」;這裡,耶穌叫我們不單止要愛仇敵,連論斷人也不可,而且,這不只是信仰上的要求,我們若不跟從,會有後果!「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批判其實不限於對社會名人,或是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不認識的人,批判更多發生在與人相處之間,特別是家人、朋友、同事。要停止自己在社交平台上批判還容易,要停止在生活上時常抱著批判的態度是非常困難!

我的信念是,耶穌叫我們不要論斷,其實是要提醒我們要時刻醒察自己,當人肯謙虛地看清楚自己醜陋的一面,就自然會對別人寬容,甚至可以切實體會到人家的難處。

在教導的末段,《馬太福音》多了一節經文,是《路加福音》那邊沒有的:「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牠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把珍珠丟在豬前
Source: Wikipedia

在古時,狗並非人類的朋友,野狗經常聯群結隊,攻擊牲畜和人類。而在猶太人社會,豬是不潔淨的動物,猶太人經常用豬來形容非猶太人。耶穌此話當然不是要排斥非猶太人,若是,他之前也不會去接觸那位在井旁的撒瑪利亞婦人耶穌這話是要承接之前「不要論斷」的經文,他提醒門徒,不論斷不代表不分善惡好歹。

狗象徵那些聽到耶穌的教訓,不單止不會自我反省,反而惡言相向的惡人。而豬,就是那些缺乏屬靈素質,無法明白神話語的人,不代表這類人全部都沒有學識,而是指那些固執愚蠻的人,他們連少少嘗試去接受上帝也不願意。有些人可以很有學識,但內心卻比牛更頑硬。

耶穌說的是,不要將善心交給一些不懂愛惜的野蠻人,不是一味付出就是好事。

2022年2月14日星期一

056 論禁食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着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馬太福音 6:16-18 和合本)


神未答允禱告,為表達誠意,於是加上禁食,希望神會盡快答允?不是這樣。

如同其他宗教的齋戒一樣,禁食是信眾為求達到神的心意,在一段時間內不進食。禁食通常伴隨禱告,而改變的,未必是事情的結果,而是禁食者的內心。


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
Source: Free Bible Images

禁食原本是個人與神之間的一種靈性交流,有些猶太人卻刻意在人面前表明自己在禁食,為求使人覺得自己份外虔誠。耶穌對禁食的教導和之前對捐獻的教導一樣,禁食為了取得別人的喜悅,出發點就已經是錯誤。 

在此推介一篇講道:

2022年2月13日星期日

055 論行善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有古卷:必在明處報答你)。」

(馬太福音 6:1-4 和合本)


說到捐獻,都令我想起電視台的慈善節目,例如「星光熠熠耀xx」、「慈善星輝xx夜」、「xx歡樂傳萬家」,這類節目,幾乎都由某電視台包辦,特別臨近歲晚就特別多,而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歡樂滿xx」了,節目長達數小時,眾藝人都使盡渾身解數,為求籌得更多善款,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藝人的表演,而是電視畫面會不斷出現捐獻者的名字和捐款金額。常笑言,花少少錢就可以「上電視」了,在沒有太多娛樂的年代,這類節目都很受歡迎。

《舊約》聖經有捐獻的教導,在聖殿入口處有捐獻箱,猶太人喜愛高姿態地將錢投入箱內,讓人知道他們是「好」猶太人。


猶太捐獻箱
Source: Wikipedia

耶穌傳達的信息不是要人必須匿名捐款,或是行善不可讓人知道,耶穌著重的是人的內心。當時,部份猶太人捐獻的目的是要得人稱讚,這樣的出發點是錯誤的。

將做善事的相片放上網沒有問題,反而可以鼓勵到身邊的朋友一同身體力行,只是心態正確就可以了。

2022年2月12日星期六

054 論愛仇敵

「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裏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路加福音 6:27-36 和合本)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馬太福音 5:38-48 和合本)


很挑戰的經文。

在經歷過2019年後,社會撕裂,我們不斷收到資訊,提醒大家認清自己的「仇敵」。人生各方面都要認清誰是「同路人」,誰是「仇敵」!購物如是,吃飯如是,看電視如是,連開銀行戶口也要分。有些行業,「整行都是仇敵」,有朋友在那行業打工?快快 unfriend 他們吧!反正都不是甚麼深交,Facebook friend 而矣。

「仇敵」沒有一個固定清單,這很視乎個人的立場。甲和乙各自的「仇敵清單」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很可能,甲和乙本身就是對方的仇敵。

耶穌沒有否定仇敵的存在,而且仇敵還可能到處都是,但耶穌的教導是甚麼?「你們的仇敵,要愛他!」「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不要與惡人作對。」「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

說到這裡,基本上已經可以 shut up 了。


要愛你們的仇敵
Source: Wikipedia

2022年2月11日星期五

053 論起誓

「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或譯:就是從惡裏出來的)。」

(馬太福音 5:33-37 和合本)


看過這段經文後,有好一陣子對起誓感到疑惑:經文很明顯禁止起誓,「甚麼誓都不可起」,這是耶穌說的!但在現今社會,起誓是不可或缺的法律程序,結婚時要起誓,出庭作證時要起誓,轉換國籍時要起誓,甚至在政府工作也要起誓,基督徒應如何自處?

這段經文只出現在《馬太福音》有其原因,《馬太福音》的對象是當時的猶太人,我不是說這福音書不適合非猶太讀者看,否則也不會有人將它翻釋,但要明白《馬太福音》的內容,需要對當時的猶太社會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登山寶訓
Source: Wikipedia

當時的猶太人在言談中經常會說:「我指著天起誓!」、「我指著耶路撒冷起誓!」、「我指著甚麼甚麼起誓!」但不要以為他們都會遵守承諾,相反,這些話很多都只是隨隨便便地說了就算,除非是指著上帝起誓,否則他們不會認真看待。《舊約》的律法定明「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人就將它曲解成「只要不是向主起誓,就不用謹守」。

承接之前的經文,「登山寶訓」是要傳達一個要比《舊約》律法更高的標準。耶穌在此的教導是,無論是否起誓,凡是承諾都應當謹守,不能做到的事,就廢話少說。

耶穌沒有禁止所有誓言,一些真誠並有決心去遵守的誓言是可以的。在《新約》的《啟示錄》中,我們也看到天使起誓:

我所看見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舉起右手來,指着那創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遠遠的,起誓說:「不再有時日了(或譯:不再躭延了)。」(啟示錄 10:5-6 和合本)

另外,如果起的誓是罪的話,就千萬不要遵行,情願背約。

參考:
What does the Bible say about keeping your vows / oaths?
https://www.gotquestions.org/vows-God.html

Jesus' Teaching on Oaths
https://www.ligonier.org/learn/devotionals/jesus-teaching-on-oaths

Judges 11 – Jephthah and the Ammonites
https://enduringword.com/bible-commentary/judges-11/amp/

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

052 有關離婚

「又有話說:『人若休妻,就當給她休書。』只是我告訴你們,凡休妻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叫她作淫婦了;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

(馬太福音 5:31-32 和合本)


婚姻關係是神聖的,神所制定的婚姻,是一生一世,聖經一直反對離婚,但奈何因為民眾的要求,《舊約》加入了離婚的規條。貫徹之前的經文,耶穌所傳的是更高的標準,回歸婚姻的意義,就是一生一世。


古代拜占庭婚戒,中央的人物是耶穌,代表婚姻藉著耶穌維繫
Source: Wikipedia

在往後的經文,耶穌會再談論這事。作為已婚人士,我感受到,婚姻是要努力經營的,門徒應時刻提醒自己,神在背後的心意。

人非完美,未必每段婚姻都可以維持,神有恩典,但神仍然是討厭離婚,門徒的心態應該是要用盡一切方法去栽培婚姻,而不是抱著「反正神有恩典」的心態,馬虎了事。

若然努力過後仍然失敗,我的信念是,門徒應該維持單身的狀態,不要再婚。在網上找到一段詳細分析這段經文的文章,在此分享一下:

基督徒可否因不忠的理由而離婚或再婚的聖經研究
http://www.sobchk.com/2017/08/08/%E5%9F%BA%E7%9D%A3%E5%BE%92%E5%8F%AF%E5%90%A6%E5%9B%A0%E4%B8%8D%E5%BF%A0%E7%9A%84%E7%90%86%E7%94%B1%E8%80%8C%E9%9B%A2%E5%A9%9A%E6%88%96%E5%86%8D%E5%A9%9A%E7%9A%84%E8%81%96%E7%B6%93%E7%A0%94%E7%A9%B6/

2022年2月9日星期三

051 談論十誡

「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無緣無故地)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判;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裏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

「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馬太福音 5:21-30 和合本)


耶穌講論的,是《舊約》聖經「十誡」中的第六和第七誡,對於當時的猶太聽眾,這兩段經文無異再熟悉不過。在很多人心目中,聖經的誡命就只有「十誡」,單單遵守「十誡」就可以了,耶穌表明並非如此。

「十誡」是誡命的核心,《舊約》聖經本於「十誡」再引伸出一大堆律法。例如「不可殺人」,哪誤殺是否等同謀殺?傷人又如何?令孕婦流產又是否等於殺人?殺人家的牲畜呢?這些一切,在《舊約》聖經中都有列明準則。在往後的世代,猶太人更在《舊約》中,發展出更多規條,到今日仍然遵守。

耶穌的話源於「十誡」的精髓,殺人出自憎恨,憎恨必須解決,否則就是犯了「十誡」!耶穌並非廢除律法,或是加添,《新約》律法簡單直接,毫無漏洞,卻十分挑戰。 


家傳戶曉的「十誡」電影
Source: Wikipedia


2022年2月8日星期二

050 新約的律法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馬太福音 5:17-20 和合本)


律法上的爭議應該是猶太人領袖與耶穌最大的分歧,在猶太人眼中,耶穌是破壞律法,但耶穌的教導其實是將律法昇華。


耶穌向門徒講解律法
Source: Wikipedia

安息日就是典型的例子,曾經看過一齣劇,劇中有兩名少年瞞著父母,到附近公園吸煙,到公園後,其中一名少年說自己是猶太人,但當天是安息日,他不可以點火,所以要求朋友幫他點煙。電視劇內容當然是虛構,卻帶出著眼律法但忘記背後意義的問題。

猶太人為安息日定了很多規條,但耶穌著眼於安息日的精神:放下思慮,信靠上帝。耶穌的教導是,守齊安息日的律法但沒有思想神,等於不守安息日,而如果為了不破壞安息日律法而見死不救,就更加是本末倒置。

律法主義也同時滲透到基督徒群體,變成了不同的儀式和傳統。曾聽說過家母有位朋友和女兒鬧翻,因為女兒堅持不吃「拜神豬肉」。早年又有團體高調宣揚萬聖節是撒旦崇拜,並在萬聖節當晚,號召基督徒打扮成「可愛小動物」,到鬧市循遊,抗衡街上的「妖魔」。這些標奇立異的行為,不但不能令非信徒相信耶穌,反而令人覺得基督徒都是一班怪胎。

如果覺得萬聖節如此大是大非,提早幾天在 Facebook 上寫幾句話陳述自己的立場,在當晚躲在家中看「愛回家」就足夠了。其實非信徒看重基督徒的品格,遠遠多於行為。

2022年2月7日星期一

049 城造在山上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 5:13-16 和合本)


世上有鹽會失去鹹味的嗎?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古時,近東地區的食鹽跟我們今天的不同,他們吃的鹽名為鑛鹽,是一塊含鹽份的石頭,當鹽份耗盡,鑛鹽就成為一塊普通的石頭,再無用處。

鹽和光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耶穌先後用鹽、造在山上的城和燈,來比喻基督徒和教會必須要有功用,否則就如同廢物一樣。

我也是因為這段經文而創立這個網誌,平時靈修日誌都記錄在自己的記事簿內,供自己閱讀,決定公開,只是希望讓大家明白我對經文的體會。我沒有讀過神學,分享的都是個人讀經心得,如有錯漏,懇請提點。

推薦一篇講道:

2022年2月6日星期日

048 天國八福

耶穌舉目看着門徒,說:

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
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
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
因為你們將要飽足。
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
因為你們將要喜笑。

「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他們的祖宗待先知也是這樣。

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
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
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
因為你們將要飢餓。
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
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

(路加福音 6:20-26 和合本)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

虛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馬太福音 5:1-12 和合本)


對應《路加福音》「平原寶訓」的《馬太福音》第五章,是著名的「登山寶訓」,「登山寶訓」又以「天國八福」為首。在今天的加利利一處比較平坦的山上,建有「八福堂」,是一處風景絕佳,靈修禱告的好地方。


「八福堂」
(相片由本人拍攝)

但細閱經文,會發現耶穌說的不只是「八福」,而是「九福」。在「平原寶訓」內,耶穌說的更是「四福四禍」。而「天國八福」的內容更是顛覆著我們的傳統思維。

「虛心」,或譯作「心靈貧窮」,卻可以得到「天國」。天國不是屬於那些對聖經很熟悉的人嗎?那些神職人員,或是從不缺席教會聚會的虔誠信徒?天國怎會屬於是「心靈貧窮」的人?而在「哀慟」之中,最不得「安慰」的人,卻可以得「安慰」?如今,土地問題如此嚴重,居然不是那些努力上進的人「承受地土」,而是那些「溫柔的人」?有哪個賺大錢的老闆是溫柔的?

人們都喜歡福份,「天國八福」都被製作成不同的精品擺設,在各基督教書室都可以找到。但其實耶穌所說的福份,不是那麼單純直接的。

「天國八福」的內容足以寫成一本書,很難在一天的靈修日誌內詳述,最近聽過一篇講道,是有關「八福」內的第一福,在此推介一下:


2022年2月5日星期六

047 耶穌向群眾傳道和治病

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從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並泰爾、西頓的海邊來,都要聽他講道,又指望醫治他們的病;還有被污鬼纏磨的,也得了醫治。眾人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們。

(路加福音 6:17-19 和合本)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裏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來跟着他。

(馬太福音 4:23-25 和合本)


耶穌和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人從加利利跟隨他。還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就從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外,並泰爾、西頓的四方來到他那裏。他因為人多,就吩咐門徒叫一隻小船伺候着,免得眾人擁擠他。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污鬼無論何時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着說:「你是神的兒子。」耶穌再三地囑咐他們,不要把他顯露出來。

(馬可福音 3:7-12 和合本)


三部福音書的記載不盡相同,各福音書作者未必是描述同一天發生的某件事,而是講述大概在這段時間內,耶穌所做的事:耳傳四方,耶穌此時已廣為人知,百姓老遠從四周的城市,走到加利利去找他,耶穌都醫治了他們,或趕出污鬼。


耶穌講述「天國八福」
Source: Wikipedia

經文沒有說明,來找耶穌的是外邦人還是居住在外邦地的猶太人,不過肯定此時,耶穌的名聲已傳到以色列境外。

《路加福音》的經文也是耶穌講述「天國八福」的引言,「八福」同時記錄在《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內,但按路加的記述,耶穌是站在一塊平地上講道,因此《路加福音》的記載被亦稱為「平原寶訓」。

問題又來了,究竟耶穌當時是站在山上講道,還是站在平地?或者是同一篇講道講了兩次?不少人嘗試以「耶穌站在一個平坦的山上」來將兩者「和諧」掉,但若參考《馬可福音》的記述,從宏觀的角度看,福音書其實只想帶出,耶穌的名聲當時已廣傳,信眾不斷增加,然後引到耶穌講道的詳細內容。

「登山寶訓」和「平原寶訓」的內容頗長,也涉及不同主題,耶穌不太可能在一次的講道中作如此長篇的論述,而耶穌的傳道有三年之久,當時沒有擴音機,更加沒有「網上直播」,耶穌每次講道的聽眾人數有限,所以同一篇道理也不會只講一次。

2022年2月4日星期五

046 耶穌揀選十二使徒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馬太和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奮銳黨的西門,雅各的兒子(或譯:兄弟)猶大,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

(路加福音 6:12-16 和合本)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馬太福音 10:1-4 和合本)


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裏。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得烈、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並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馬可福音 3:13-19 和合本)


十二使徒的確立也屬於難解的聖文之一,細看三部福音書,十二使徒的人名並不完全相同,人名出現的次序也不相同。


耶穌揀選十二使徒
Source: Wikipedia

還有一些問題經常被問及,例如之前提到的拿但業,他是否就是巴多羅買達太又是誰?「雅各的兒子猶大」?他做過甚麼事?好歹也是十二使徒之一,為何聖經往後的章節就沒有再提到達太?在三段經文中,彼得都是名單之首,是否代表神揀選了去他帶領十二使徒?

我嘗試將三部福音書的使徒名單分別列出,讓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我對此感到非常有趣:

不過,如果將焦點過於集中在十二使徒上,就會錯失重點。當時跟從耶穌的豈止十二人?觀乎聖經往後的章節,部份十二使徒的名字也不是經常出現,反而一些不在使徒之列的人,與耶穌或初代教會,卻有更多的經歷或貢獻,例如保羅西拉路加大雅各司提反,以及一眾婦女:馬大瑪利亞抹大拉的瑪利亞,等等。

耶穌確立十二使徒,其喻意大於實質作用,在《舊約》,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是上帝所揀選的人,其他的外族都是外邦人,於上帝的國無份。而十二使徒象徵十二支派的繼承,在《新約》中,十二使徒取代了以色列十二支派,而所有跟從耶穌的人,都是上帝所揀選的人。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

045 醫治卅八年癱子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裏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加: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

在那裏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他們問他說:「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甚麼人?」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裏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

後來耶穌在殿裏遇見他,對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神為他的父,將自己和神當作平等。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着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父愛子,將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給他看,還要將比這更大的事指給他看,叫你們希奇。父怎樣叫死人起來,使他們活着,子也照樣隨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來的父。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並且因為他是人子,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

「我憑着自己不能做甚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

「我若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就不真。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我也知道他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裏,他為真理作過見證。其實,我所受的見證不是從人來的;然而,我說這些話,為要叫你們得救。約翰是點着的明燈,你們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差我來的父也為我作過見證。你們從來沒有聽見他的聲音,也沒有看見他的形像。你們並沒有他的道存在心裏;因為他所差來的,你們不信。你們查考聖經(或譯:應當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裏來得生命。

「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但我知道,你們心裏沒有神的愛。我奉我父的名來,你們並不接待我;若有別人奉自己的名來,你們倒要接待他。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們;有一位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仰賴的摩西。你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為他書上有指着我寫的話。你們若不信他的書,怎能信我的話呢?」

(約翰福音 5:1-47 和合本)


一段很長的經文。

聖經沒有記載,耶穌這次上耶路撒冷,過的是哪個節期。《申命記》規定,所有以色列成年男性,每年要三次回耶路撒冷過節,這三個節期分別是: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卻不可空手朝見。(申命記 16:16 和合本)

稍後的經文記載了,耶穌耶路撒冷過住棚節及獻殿節,有學者估計,耶穌這次到耶路撒冷,過的是逾越節或五旬節。若耶穌今次過的是逾越節,代表《約翰福音》記載耶穌的傳道生命,一共歷時三年:首次潔淨聖殿是開始傳道後,第一次過逾越節,今次是第二次,而上十字架之前是第三次。

由於無法確定耶穌在何時上耶路撒冷,將這段記載放在耶穌確立十二門徒之前,是因為今次耶穌又一次因安息日問題猶太人領袖爭論,將經文放在這裡,與前文比較吻合。


畢士大池遺址
(相片由本人拍攝)

耶穌醫治癱子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去思考。當耶穌詢問癱子是否想痊癒時,他並非回答說是或不是,而是說出他的無奈。三十八年的失望,令他將焦點錯放在醫治的方法上,而不是耶穌能否醫治他。跟之前在迦拿耶穌醫治兒子的那位官員一樣,在癱子心中,只有在水動時能夠第一個進入池中才能得到醫治,而官員則相信耶穌必須親自來到兒子的病牀旁才能施行神蹟,但神的方法往往是出乎意料。

2022年2月2日星期三

044 治好右手枯乾的病人

又有一個安息日,耶穌進了會堂教訓人,在那裏有一個人右手枯乾了。文士和法利賽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要得把柄去告他。耶穌卻知道他們的意念,就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那人就起來,站着。耶穌對他們說:「我問你們,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就周圍看着他們眾人,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他們就滿心大怒,彼此商議怎樣處治耶穌。

(路加福音 6:6-11 和合本)


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裏,有許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又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看哪!我的僕人,
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裏所喜悅的,
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
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他不爭競,不喧嚷;
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
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
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馬太福音 12:9-21 和合本)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馬可福音 3:1-6 和合本)


又一個安息日,耶穌在某城的會堂內,遇到一個右手枯乾了的病人,三部福音書都有記載這件事。

我們見到猶太人領袖和耶穌之間的磨擦越來越激烈,和以往不同,猶太人領袖不是偶然看到了耶穌或門徒的行為後,感到不滿並加以批評,他們今次是全心去抓耶穌的痛腳。


耶穌治好右手枯乾的病人
Source: Wikipedia

耶穌沒有立刻醫治那病人,反倒去質問猶太人領袖,在安息日治病有何不妥。這樣的質問令他們啞口無言,但啞口無言不等於知錯,耶穌的質問反而令他們「滿心大怒」!這像不像某些權貴或政客?可見這類惡人,自故至今都存在,耶穌當年所面對的環境,和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不遑多讓。

《馬可福音》的描述十分細膩,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有權勢的人,我們只能祈禱他們有天會悔改,但聖經是「兩刃的利劍」,耶穌的質問也同樣是衝著我們每個人而來,我們或許不是權貴,但面對別人的指責,善意也好,惡意也好,若然真是自己理虧,會如何反應?會否自我檢討,還是只會一味老羞成怒?

2022年2月1日星期二

043 猶太領袖指責門徒違反安息日

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着吃。有幾個法利賽人說:「你們為甚麼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着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做的事,連這個你們也沒有念過嗎?他怎麼進了神的殿,拿陳設餅吃,又給跟從的人吃?這餅除了祭司以外,別人都不可吃。」又對他們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路加福音 6:1-5 和合本)


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着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從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獨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裏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裏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馬太福音 12:1-8 和合本)


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門徒行路的時候,掐了麥穗。法利賽人對耶穌說:「看哪,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着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缺乏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又給跟從他的人吃。這餅除了祭司以外,人都不可吃。」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馬可福音 2:23-28 和合本)


新年快樂!適逢大年初一,看到有關安息日的經文,份外感到親切。年初一也算是華人世界的安息日,很多店舖都會休息,或延遲開門,特別是近期疫情反覆,連拜年活動也減少了。

安息日的設立,是要人停下平日繁忙的工作,放空自己,思考神對自己生命的拯救,以及人生所擁有的一切,讓心靈去感受一下,自己多被祝福,提醒自己不再常常聚焦於自己的缺欠上,恍惚全世都欠了自己似的。

然而,猶太人忽略了安息日的精髓,反而專注規條。猶太人定了一大堆安息日規條,到今日仍然遵守著,例如安息日不能點火,所以必須預先弄好兩天的食物;安息日不能動用機械,所以有逢安息日就自動運行,各層都停的電梯……規條是好的,但太默守成規就會令人錯失重點。


猶太人為安息日預備的麵包 Challah
Source: Wikipedia

耶穌和門徒在安息日經過麥田,摘了田中的麥穗來吃,猶太人指責他們犯了安息日的規條。但安息日的目的是甚麼?豈非叫人去親近神?門徒已經一整天和神的兒子在一起,有甚麼比這更符合守安息日的意義?

基督徒有時也會變得像猶太人,例如教會是返了,但有沒有靜思生命,醒察自己?還是祈個禱,領個聖體,和弟兄姊妹寒喧幾句,打個卡就算?

355 我們就是《使徒後傳》

獨有路加在我這裏。 (提摩太後書 4:11a 和合本) 新約時代的歷史紀錄,以 路加 所寫的最為詳盡。 路加 的福音書 從 伊利莎伯 說起 ,記敍部份比其餘三部福音書開始得都要早,而記錄教會成長的《使徒行傳》,更是 路加 提供的獨家資料,但卻以 保羅 在 羅馬 的兩年軟禁 作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