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162 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和復活

耶穌帶着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這些事門徒一樣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隱藏的;他們不曉得所說的是甚麼。

(路加福音 18:31-34 和合本)


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在路上把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又交給外邦人,將他戲弄,鞭打,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

(馬太福音 20:17-19 和合本)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

(馬可福音 10:32-34 和合本)


《聖經》各福音書都在本章節的標題上寫著「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和復活」,老實說,我沒有詳細數說過這是否耶穌第三次預言。

同樣,三部福音書在述說相同的事蹟時,內容略有不同。馬可指出當時跟隨耶穌的人不只十二使徒,也有好些其他人,而且他們見到耶穌朝著耶路撒冷的方向走,都感到害怕。可見,法利賽人密謀要加害耶穌,已經是路人皆知。而路加卻指出,雖然耶穌已經預先給予十二使徒心理準備,但他們卻不明白耶穌的話。

耶穌十二使徒
Source: Wikipedia

我相信,字面上應該是明白的,但心卻沒有明白,也意識不到其嚴重性。路加不是使徒,他甚至不是猶太人,福音的內容應該來自使徒的口述,相信那使徒在向路加覆述耶穌這段對話時,心仍猶有餘悸。

資訊是有的,但心是否打開?福音已在世上流傳了二千年,都不是甚麼秘密。「新約聖經史」都寫了五個多月,一天一篇,耶穌話語的內容都很清楚了,但心有否打開,被神的話語去改變?

2022年5月30日星期一

161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 (有古卷加: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馬太福音 20:1-16 和合本)


耶穌的這個比喻是否在談論人對工作的態度?我們每個人上新工時,都先跟僱主談好薪酬待遇才會上班,這是雙方的協議,理應互相尊重和持守,但當有員工發現,原來同級的人領薪水比自己多,就眼紅,說不公平,嚷著要加人工,但明明已承諾接受之前的受僱條款。

耶穌說的不只是這樣,這比喻是對猶太人說的,早在《創世記》的年代,猶太人已經是神所揀選的民族,他們就是那些一早在葡萄園打工的人,後來不斷有外族人都加入了這葡萄園,而且是猶太人看不起的人,所有人最終都得到同一樣的報酬。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問題出在哪裡?園主按起初承諾的,全數給予工人工資,沒有理虧。問題不是公平與否,而是打工心態。猶太人覺得事奉上帝是在打工,目的是為了換取工資,所以當自己捱了一整天才得一錢銀子,但看見人家工作了一小時也同樣得一錢銀子,而且後來的都是那些平時在城中悠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因此就甚惱怒園主。

換一個角度,事奉上帝如果不是打工呢?如果上帝是你的好朋友,或是情人,你會覺得多待在祂身旁是賠本嗎?你巴不得每天都在祂身旁侍候,沒工資也沒所謂,因為你很享受與祂共處的時光。

基督徒也是一樣,每當聽到有罪惡滿盈的人在臨終前歸主的消息,會覺得不是味兒嗎?「怎樣這個爛人,一生做盡壞事,所有宴樂都享受過,臨死前就這麼一句『我信』,就可以上天堂了?而我卻每星期在教堂裡傳聖餐盤!」

葡萄園園主沒有欠任何人,不服氣的話自己建一個葡萄園吧!

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

160 少年財主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彼得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路加福音 18:18-30 和合本)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着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有古卷加: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並且承受永生。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馬太福音 19:16-30 和合本)


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他對耶穌說:「夫子,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看着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耶穌周圍一看,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地難哪!」門徒希奇他的話。耶穌又對他們說:「小子,倚靠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地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門徒就分外希奇,對他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着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了。」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馬可福音 10:17-31 和合本)


三部福音書記載著同一件事,內容卻不盡相同,大家互補不足。《馬可福音》記載,耶穌當時正在走路,那人突然跑出來,跪在他面前,《馬太福音》指出那人是一名少年人,《路加福音》說他是一位官員。

綜合三部福音書的記載,這是一位年青,有才能,並且富有的官員,他還十分敬畏神,一生遵守律法。這樣一位優秀的人,走來問耶穌如何才有永生,他應該配問這個問題吧,然而,耶穌卻好像刻意要刁難他。

「神的國」不是指天堂,而是教會。耶穌的話並不是說富有人不能成為基督徒,「針的眼」並不是指縫紉用的針,而是城門上的小門。城門上的大門供馬車或駱駝等牲畜進出,人就走大門旁的小門,那小門就是「針的眼」。駱駝要進「針的眼」可以嗎?是可以的,但很困難。

耶穌期望的投入,是委身的投入,他知道門徒會受逼害,錢財只是絆腳石,果然,當聽到耶穌吩咐他變賣一切,分給窮人時,那少年人就憂憂愁愁地走了。


耶穌少年財主
Source: Wikipedia

其實,那少年人如果可以多留一回,結局可能會很不同。耶穌除了要求他撇下一切跟從他之外,同時也有應許,就是「今生得百倍」,並且「來世得永生」。

基督徒為耶穌撇下的,雖然不算是一切,但也撇下了很多,我們得到的,是很多關係、愛、幫助、提醒、指導,和扶持,這些都是今生所見到的,這些都是百倍。歸根究底,我們今生的財寶,最終都會「清零」,我們著眼的,應該是來生的應許,而不是今生的財寶。

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

159 耶穌為小孩祝福

有人抱着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他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路加福音 18:15-17 和合本)


那時,有人帶着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按手,就離開那地方去了。

(馬太福音 19:13-15 和合本)


有人帶着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着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馬可福音 10:13-16 和合本)


耶穌為小孩祝福,到今日仍有教會,承傳著這個傳統。


耶穌為小孩祝福
Source: Wikipedia

小孩接受了耶穌的祝福,是否就一生風調雨順,或許吧?哪教會牧師或神父的祝福,是否也有這個功效呢?坦白說,我對這傳統並不理解,耶穌也從來沒有教導過,要有一個一帆風順的生命。

還有,小孩子懂得何謂信仰嗎?作為基督徒父母,我會帶小朋友到教會的主日學,希望自少讓他們認識自己的信仰,但最終他們是否成為基督徒,還要等他們長大後,自行決定。

我相信當時的小孩,長大後沒有多少人會記得自己曾接受過救主的祝福,他們日後若成為基督徒,也應該是自己的決定,而不是因為少時被耶穌祝福過。

這些被耶穌祝福過的人,往後的一生是順是逆也好,他們都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耶穌的祝福,留下了甚麼?就是耶穌對門徒說的這句話:「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我相信耶穌祝福小孩,目的不是要祝福,而是要教導門徒進入天國必須要抱著的心態:一顆像小孩子的心。

2022年5月27日星期五

158 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

耶穌向那些仗着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裏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着,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着,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路加福音 18:9-14 和合本)


稅吏是猶太人,但為統治自己民族的外族人工作,向自己民族的人收稅,這本沒有甚麼不妥,只是一份工作而矣,但稅吏卻經常持著權勢,多收取稅款,中飽私囊,為同族人所厭惡。在當時的社會,罪人是稅吏的代名詞。

法利賽人是一班對聖經很認真的人,他們的生活,每分每秒都在談論著聖經,律法禁止的事,他們都不會做,即使行為是流於表面化,也總比稅吏好得多吧?


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
Source: Wikipedia

耶穌的教導就是這樣的與眾不同,又或更正確的說,這才是神的目光。與神相比,我們無論如何虔誠,也只不過是罪人,而神欣賞的,是我們的內心。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詩篇 51:17 和合本)

2022年5月26日星期四

157 寡婦和不義的官的比喻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說:「某城裏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裏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裏,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裏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地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路加福音 18:1-8 和合本)


這個「寡婦和不義的官的比喻」,與耶穌之前所說的「半夜朋友的比喻」差不多,都是鼓勵門徒,禱告要堅持,縱然向那不義的官祈求,好像沒有甚麼希望,但寡婦仍然堅持,最終得賞所願。


寡婦和不義的官
Source: Wikipedia

耶穌在這個比喻中還額外帶出了兩點教導,第一點是,神並不是那不義的官,不義的官尚且會給寡婦伸冤,神卻會「快快地」給我們伸冤。另外一點是,耶穌期望我們會努力堅持,在他回來時,會見得到世上仍有信德 (Faith) 的人。

2022年5月25日星期三

156 預言神的國降臨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心裏:或譯中間)。」他又對門徒說:「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人將要對你們說:『看哪,在那裏!看哪,在這裏!』你們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隨他們!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當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裏,不要下來拿;人在田裏,也不要回家。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牀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有古卷加:兩個人在田裏,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門徒說:「主啊,在哪裏有這事呢?」耶穌說:「屍首在哪裏,鷹也必聚在那裏。」

(路加福音 17:20-37 和合本)


法利賽人問耶穌,神的國何時來到,但耶穌卻似在答非所問。

問非所答、答非所問

「神的國」是甚麼?在法利賽人眼中,「神的國」是一個政治實體,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國家,有政府,有軍隊,而國家元首就是神派來的彌賽亞,但真正的「神的國」卻不是這樣。

「神的國」就是教會,他不是一個真實的政權,卻在所有國家之上,基督徒除了是所屬國家的國民外,同時也是神國的子民。所以,法利賽人並不明白問題背後的真正意思,雖然那問題是出自自己的口。他們錯誤地以為,自己是在問那要來的軍事領袖有何預兆,而耶穌也沒有糾正他們,就按他們的提問,給予他們一個正確的答案:神的國就在他們中間。

其餘的章節,是否在預言世界末日?

單從字面上看,後續的經文好像在預言世界末日。但按前文後理,又似乎有些奇怪,耶穌在回答了神的國的提問後,卻忽然說起世界末日?

令事情更複雜的是,《路加福音》十七章這段經文,與《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很相似,兩段經常引起人的誤解。

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的開始,門徒似乎問了耶穌三條問題:耶路撒冷的聖殿會在何時被毀壞,耶穌何時再臨,以及這個世代何時終結。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着,門徒暗暗地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呢?」 (馬太福音 24:3 和合本)

其後的經文似乎都是引述耶穌在回答那「三條問題」,而當中這一段,更與《路加福音》十七章的經文很相似: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那時,兩個人在田裏,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到。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馬太福音 24:36-44 和合本)

若連同《馬太福音》的經文一起研讀,耶穌似乎又真的有可能在談論世界末日,只是路加省略了法利賽人的問題而矣,而馬太就補充了這一點。

究竟是否真的呢?餘下的經文是否真的在說明世界末日的徵兆?在閱讀到《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時,我會詳加解釋


耶穌預言的聖殿被毀,發生在公元66年
Source: Wikipedia

2022年5月24日星期二

155 醫治十名痲瘋病人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地站着,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馬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裏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

(路加福音 17:11-19 和合本)


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途中,經過某條村落時,行神蹟醫治了十名痲瘋病人,但只有一人回到耶穌跟前,感謝他,而那人是撒瑪利亞人。


耶穌醫治十名痲瘋病人
Source: Wikipedia

可能是因為撒瑪利亞人一般都被猶太人排擠,但今次卻有一名猶太拉比醫治了他的頑疾,所以份外感激。

事實上,窮人的確比富人,更有感激的心。屬靈上的貧窮也是一樣,那些自認是好人,自我公義的,更難感受到神的恩典。

2022年5月23日星期一

154 論婚姻

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離開加利利,來到猶太的境界約旦河外。有許多人跟着他,他就在那裏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

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法利賽人說:「這樣,摩西為甚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她呢?」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

(馬太福音 19:1-12 和合本)


耶穌從那裏起身,來到猶太的境界並約旦河外。眾人又聚集到他那裏,他又照常教訓他們。有法利賽人來問他說:「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試探他。耶穌回答說:「摩西吩咐你們的是甚麼?」他們說:「摩西許人寫了休書便可以休妻。」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寫這條例給你們;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到了屋裏,門徒就問他這事。耶穌對他們說:「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辜負他的妻子;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

(馬可福音 10:1-12 和合本)


按《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此刻才真正起程,前往耶路撒冷受難,在早前的日子,耶穌都在耶路撒冷加利利地之間遊走。

在接近耶路撒冷的地方,有法利賽人過來,問耶穌有關休妻的問題。當然,法利賽人並不懷好意,他們不是想知道答案,只是想刁難耶穌


刻有耶穌生平的婚戒
Source: Wikipedia

婚姻是一生一世的,這是耶穌的教導,在現今離婚率高企的社會,以及開放的性文化,這教導聽起來很「離地」,但我教會的弟兄姊妹,都在努力實踐耶穌的教導,我親眼見證到,維繫一生一世的婚姻,是有法可依,切實可行,並不「離地」,成與敗只是事在人為。

2022年5月22日星期日

153 論絆倒別人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裏,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裏的一個絆倒了。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裏』,它也必聽從你們。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裏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僕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還謝謝他嗎?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

(路加福音 17:1-10 和合本)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你缺一隻手,或是一隻腳,進入永生,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裏。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來丟掉。你只有一隻眼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的火裏。」

(馬太福音 18:6-9 和合本)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扔在海裏。倘若你一隻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來;你缺了肢體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手落到地獄,入那不滅的火裏去。倘若你一隻腳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來;你瘸腿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腳被丟在地獄裏。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隻眼進入神的國,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裏。在那裏,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因為必用火當鹽醃各人。 (有古卷加:凡祭物必用鹽醃。)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你們裏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

(馬可福音 9:42-50 和合本)


耶穌的話聽起來很瘋狂,若基督徒真是按經文字面所說的去跟從,相信你在教會中不會找到一個健全人!耶穌這話是指著對罪的認真,要與罪誓不兩立!有基督徒因為容易跌進情慾的引誘,為阻止自己瀏覽色情網站,於是將電腦搬到客廳;有基督徒容易墮入金錢的誘惑,決定每月都將自己的財政狀況,向另一位可信任的弟兄姊妹公開;又有基督徒因為工作環境充滿罪的誘惑,決定轉到另一個行業。這是對罪應有的態度。


磨石
(相片由本人拍攝)

同時,我們也要避免絆倒其他人。很多事情都是中性的,我們都可以做,例如喝酒、信用卡消費、去旅行,等等。但在有酗酒習慣的人面前,就不要談及酒的話題;對於經常陷入信用卡債務的人,就要避免談論信用卡優惠。無心也好,有意也好,絆倒人的必有禍,這是耶穌的警告。

2022年5月21日星期六

152 財主和拉撒路

「有一個財主穿着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舔他的瘡。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就喊着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財主說:『我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到他們那裏去的,他們必要悔改。』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路加福音 16:19-31 和合本)


在古時,紫色染料十分昂貴,只有富人才可以穿得起紫色衣裳。

耶穌的這段教訓,意思十分清楚,有人以「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來稱呼這段對話,但問題是,這是一個比喻,還是一件在靈界發生過的真實事件,又或在預言將來會發生的事?


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查考不同的釋經網頁,都指出這段話只是一個比喻,但這比喻卻十分特別。和耶穌以往的比喻不同,以往在比喻中出現的人物,都無名無姓,但這裡卻出現一個人的名字:拉撒路。這拉撒路是否就是馬大馬利亞的弟弟?不是,因為這裡的拉撒路是一名乞丐,雖然我們對馬大馬利亞的弟弟所知道的不多,但他和兩位姊姊同住,肯定不用討飯。

不過這比喻裡,耶穌亞伯拉罕所說的最後一句話,在不久之後卻實現了。在即將進入耶路撒冷前,耶穌真的復活了一位名為拉撒路的人,那人正正就是馬大馬利亞的弟弟拉撒路,而猶太人領袖目睹這件神蹟後,果然依舊不相信耶穌

2022年5月20日星期五

151 舊約的終結

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嗤笑耶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神卻知道;因為人所尊貴的,是神看為可憎惡的。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

(路加福音 16:14-18 和合本)


在《舊約》時代,神藉著先知將訊息傳給人類,人藉著祭司將心聲轉達神,這一切到施洗約翰為止。耶穌建立《新約》,基督徒藉著聖靈直接與神溝通,無需再獻祭,也不再需要祭司和聖殿。


聲稱保存了施洗約翰頭髗的頭顱聖髑聖思維堂
Source: Wikipedia

律法也由諸多規條歸納到「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和「愛人如己」兩句話,律法沒有廢去,只是不再型式化。行為隨心而發,心比行為更重要。

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

150 不義管家的比喻

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裏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做甚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裏去。』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地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他說:『一百簍(每簍約五十斤)油。』管家說:『拿你的帳,快坐下,寫五十。』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帳,寫八十。』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我又告訴你們,要藉着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路加福音 16:1-13 和合本)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瑪門:財利的意思)。」

(馬太福音 6:24 和合本)


「不義管家的比喻」是耶穌眾多比喻中,比較難懂的一個。

管家知道自己將被辭退後,為了幫自己準備後路,私下減免了很多欠債人的債,這事不單止是不公義,更加是違法啊,但主人知道後,居然還稱讚他!

主人稱讚他,是因為他精明,懂得為自己舖後路,但捐失的卻是主人自己的錢,上帝不是全然公義的嗎?即使騙的是少數目,也不應該稱讚吧。何況他騙的數目並不少,五十簍油已經是一個橄欖園一年的產量!

在查考不同的解經文章之後,終於明白這比喻的意思。在當時的巴勒斯坦,富人會聘請管家,將他有餘的財產借出圖利,管家如果成功為主人賺到利息,主人自然高興,也會獎勵管家,但能否一定賺到利息是不保證的。

管家免去欠債的人五十簍油和二十石麥子,並不是隨便定的,這份量是當時法律規定的利息,管家只是免了欠債人的利息,主人的本金仍可完整收回,但這免去的利息,已經足夠讓欠債的人願意照顧這位管家一生一世。由於聘用管家並不保證一定能賺到利息,所以他的作為雖然並不公義,但主人也無可奈何。


不義管家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我們就是管家

我們就是管家,為主人管理財產。管家每天都接觸到很多主人的財產,並且有權隨意分配,但管家並不擁有財產,財產都是屬於主人的,管家只是管理。在世上,我們擁有的一分一毫,都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這一切我們也帶不走,包括自己的肉體。

愚蠢的管家只顧賺取世上的金錢,但當撒手人寰的時候,這些一切都帶不走,因為那些是主人的財產。聰明的管家明白這道理,知道這些錢不是他的,當自己還有權分配這些財產時,盡力將它帶到將來。

近來環球股市下滑,連帶基金、強積金都下跌,甚至連債券、加密貨幣都損手,所有投資似乎都失利,這些都牽動著你的情緒嗎?其實真相大家早就知道,我們的投資組合,最終都會清零!所以要趁著金錢還能使用的時候,「藉着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

參考:

不義管家的比喻
https://www.lgweb.net/tc/gp/msg-02

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

149 浪子的比喻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裏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裏。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加福音 15:11-32 和合本)


「浪子的比喻」是耶穌其中一個最著名的比喻,女兒學校的聖經課本也有教授。這比喻的喻意顯然易見,故事裡的父親是神,小兒子就是罪人,而父親是多麼渴望小兒子可以回轉。「浪子的比喻」放在「失羊的比喻」和「失錢的比喻」之後,帶出一致的信息。


浪子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但這比喻多了一個角色,就大兒子。大兒子是誰呢?就是批評耶穌接待罪人的猶太人領袖。

故事中的大兒子見父親熱情接待回來的小兒子,就生氣,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耶穌以往的教導都否定猶太領袖的敬虔,指出他們的敬拜太型式化,只顧拘守律法,但故事裡的父親沒有否定大兒子的話,反而對大兒子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猶太人「擁有」上帝,但他們沒有以上帝為滿足;基督徒也「擁有」上帝,我們是否每天都享受與神之間的關係?真正與上帝有好關係的人,其實不會如此壁壘分明,他們會與上帝同心,渴望更多人能夠分享到這份愛。

2022年5月17日星期二

148 饒恕人七十個七次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馬太福音 18:21-35 和合本)


耶穌剛剛說完要化解弟兄姊妹之間的嫌隙彼得就問耶穌,到底要原諒人多少次才夠,耶穌的回答是「七十個七次」。

七十個七就是四百九十次,那不算多啊,有人解釋「七十個七」是指七十的七次方,那可不得了,豈非要一生一世都要不斷原諒人?


惡僕逼債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沒錯,這正是耶穌的意思,我們都欠債,但債主已經免了我們的債,我們還要去討債嗎?而耶穌所說的原諒,更是從心底裏的饒恕。

一起禱告吧。

2022年5月16日星期一

147 論化解弟兄姊妹之間的嫌隙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馬太福音 18:15-20 和合本)


東方宗教著重由上而下的關係,即信眾個人與神明之間的交流,信仰比較自我。基督教教義最大差別是信眾之間的互動,信眾除了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外,信眾亦彼此認識,互相關心和照料,就像一家人一樣,所以基督徒之間都彼此稱呼弟兄姊妹。

一家人相處自然會有嫌隙,耶穌教導弟兄姊妹的關係若有嫌隙,不應藏在心底,必須坦承面對。屬靈的弟兄姊妹不會介意坦白自己的軟弱,並接受其他弟兄姊妹的督責,因為知道大家只是有一個希望,就是盡力去模仿基督。

我這裏說的是基督教教義,而不是教會,更不是教徒。耶穌當年親自教導,這段話被寫進聖經,就自然成為了基督教教義的一部分。教會是一班信眾組成的團體,按道理會教導信徒跟隨聖經,說實話,這不是一個選擇,而是必須。然而教會的教導是否真的百分百跟隨聖經,有看聖經的信眾應該心裡有數。

至於教徒,就是一班希望跟從教義的人。世上沒有人完美,教徒和教義之間,一定存在很大的落差。

所以,如果你的教會在處理門徒之間的衝突,並非以這段經文為依據,又或者有基督徒同事和你之間發生嫌隙,但他不是以這段經文嘗試與你化解矛盾,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那教會或那教徒,沒有跟隨聖經。

請放心,這些事,神會審判,你只管管好你自己。


化解弟兄姊妹之間的嫌隙
Source: Free Bible Image

再說遠一些,每逢提及教義,都總會有些人衝出來,高聲叫嚷:「宗教都是虛偽的,你看看某某……」這些言論都是因為搞不清教義、教會和教徒之間的分別。

另外,很多人對基督教都有一種誤解,認為教會必須在一幢建築物內,這都是因為看到美侖美奐的教堂所引致。耶穌卻說,「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所以,外藉傭工在天橋底下掛上橫額,三五成群,圍著一起唱歌、禱告,這就已經是教會了。在公元三世紀前,信仰基督教是違法的,初代教會都沒有宏偉的教會,聖徒都是這樣聚會。

推薦一篇講道:


2022年5月15日星期日

146 失錢的比喻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直到找着嗎?找着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着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路加福音 15:8-10 和合本)


十塊錢失掉一塊,神也會不會放棄。我們每個人在神眼中,也是寶貴的。


失錢的婦人
Source: Wikipedia

基督教的上帝,並不是高高在上,祂愛惜我們每一個。

2022年5月14日星期六

145 失羊的比喻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耶穌就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裏,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着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路加福音 15:1-7 和合本)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 (有古卷加: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着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

(馬太福音 18:10-14 和合本)


耶穌年代的巴勒斯坦是農業社會,漁夫、農夫和牧羊人是普遍的職業,對於現代人,牧羊這一行業似乎比較抽象。

幻想自己是牧羊人,獨自一人帶領著羊群走到野外,伴隨的可能就只有兩頭牧羊犬。野外綠草如茵,一片詳和的景象,但猛獸可能已經潛伏在某處,只是見到牧羊人在,才不敢輕舉妄動。羊群當然不知道這些,只顧吃草,忽然有一隻羊不見了,很可能會淪為猛獸的午餐,你會怎麼辦?

你真的會撇下九十九隻羊於荒野不管,去尋找走失的那隻羊嗎?如果其餘的羊因此遇襲,豈不是很不公平嗎?走失的那隻羊,好歹也要負一些責任吧,為何其他的羊不走失,只有牠會走失?

又或者你是一名教師,班裡面有一位同學成績追不上,你會暫停全班的授課,單獨教導那名學生,直到他追上其他同學,才恢復全班授課嗎?不會吧!最多在下課後幫那同學溫習兩三小時,已經是很好的老師了。


失羊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耶穌的比喻非常明顯,牧羊人是誰不用多解釋,牧羊人就是上帝,而羊,就是世人。你覺得牧羊人的決定不合情理嗎?這就是我所相信的上帝,上帝的愛是不合情的,上帝的愛若要合情合理,世上根本沒有人配得祂的愛。

罪惡滿盈的人類,憑甚麼配得上帝?

2022年5月13日星期五

144 論接待

「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

(馬太福音 10:40-42 和合本)


接待陌生人到家中暫住,在我眼中是匪夷所思的事,總覺得沙發衝浪的沙發主人很勇敢。但在當時的近東社會,接待旅客是一種文化,為旅途中的人提供方便,是一種責任。馬利亞誕下耶穌的馬糟,也是別人的家,而不是 ibis。


耶穌聖靈
Source: Free Bible Image

耶穌教導接待為神做事的人,必得賞賜,這點很容易理解,但為何接待基督徒,就等於接待耶穌?因為基督徒有聖靈在內,接待基督徒,就是接待了聖靈——三位一體的上帝其中一個位格。

基督徒,你還記得,你身上有聖靈嗎?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

143 作門徒的代價

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裏,或堆在糞裏,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路加福音 14:25-35 和合本)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着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着生命。」

(馬太福音 10:37-39 和合本)


經文說有極多的人跟著耶穌,這情境令我想起追蹤明星的年青人,他們人多勢眾,很熱情,也很有活力,團結起來,可以很有力量。但耶穌並沒有對他們獻唱一曲,或是表演一場舞蹈,甚至連一句「多謝支持」也沒有,反而挑戰跟從他的人,要想清楚代價。

事實的確如此!初代教會飽受逼害,即使今天,在中國大陸,信仰基督仍受諸多限制,在不少回教國家,信仰基督甚至違法,包括港人常到的馬來西亞

然而,跟從耶穌的代價即使再高昂,世人其實沒有什麼選擇,耶穌隨後道出了另一件事實,就是對面的王有兩萬兵,而我們只有一萬,要存活,就只得求饒。

使徒彼得深深明瞭這道理,當很多跟從耶穌的人退去時,耶穌彼得是否也要退去。

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翰福音 6:68 和合本)

耶穌這段話,套在今天屬世的價值觀上,顯然是格格不入。的確是格格不入的,你是否也要退去?


德蘭修女
Source: Wikipedia

《馬太福音》記載了一句額外的話:「得着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着生命。」這話令我想起德蘭修女德蘭修女終身沒有結婚,在世上沒有留下一點血脈,但她奉獻了一生,拯救了無數的生命,你說她是無兒無女嗎?她有上千萬的兒女!

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

142 大筵席的比喻

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裏吃飯的有福了!」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

(路加福音 14:15-24 和合本)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裏去;一個做買賣去;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裏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馬太福音 22:1-14 和合本)


按《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上,但按《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當時已經在耶路撒冷,這話是發生在耶穌在世的最後一週。但無論發生的地方在哪裏,或是否同一番話,耶穌的話都是對著一班不懷好意的法利賽人說的。

大筵席的比喻,起初被王邀請的客人,是指猶太人。猶太人是上帝揀選的民族,現在上帝為祂的兒子擺設筵席,原本被邀請的人,卻一個也不肯來,只顧做自己的事,有些還將傳話的人殺了!


大筵席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所以,王就命令僕人,在大街上隨便找一些人進來,享用大筵席,代表救恩會離開猶太人,轉向外族人,即是我和你。

但王仍然對坐席的人有要求,如果被邀請的人不認真看待筵席,沒穿禮服,也會被丟出去,到時只可哀哭切齒了!

當然,身為「貧窮人」,受到王的邀請,卻和猶太人一樣不進筵席,結局也是和猶太人一樣。

2022年5月10日星期二

141 婚姻筵席的比喻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

(路加福音 14:7-14 和合本)


雅各在《雅各書》中也有說過:「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很多時候,羞辱來自驕傲,耶穌提醒聽從他的人,不要驕傲。同時,耶穌又提醒,當有餘可以付出時,付出給一些不能回報給你的人,這樣,我們在天上會有賞賜。


婚姻筵席的比喻
Source: Wikipedia

人不要著眼於今世的福樂,永遠都是耶穌要帶出的訊息。

2022年5月9日星期一

140 在安息日治好患臌脹的人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裏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們卻不言語。耶穌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裏,不立時拉牠上來呢?」他們不能對答這話。

(路加福音 14:1-6 和合本)


耶穌又在安息日治病,這是聖經記載,耶穌第七次在安息日治病,也是他在世時的最後一次。但今次他沒有立刻醫治病患,反而問法利賽人安息日可否治病,法利賽人卻沒有回答。


耶穌治好患臌脹的人
Source: Wikipedia

人,很多時候都知道答案,卻總是自欺欺人。

2022年5月8日星期日

139 為耶路撒冷哀哭

正當那時,有幾個法利賽人來對耶穌說:「離開這裏去吧,因為希律想要殺你。」耶穌說:「你們去告訴那個狐狸說:『今天、明天我趕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路加福音 13:31-35 和合本)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馬太福音 23:37-39 和合本)


耶穌仍在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中,就有法利賽人上前警告耶穌不要前往,但這警告並不是出於善意,而是近乎恐嚇。

希律為何會盯上耶穌?作為分封王,他對猶太人的一舉一動都會注意,而他與耶穌的表哥施洗約翰,都有一些互動,甚至交情。但在《路加福音》較早的章節,我們只看到希律想見一見耶穌,從經文中看不出惡意。

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因為有人說:「是約翰從死裏復活」;又有人說:「是以利亞顯現」;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希律說:「約翰我已經斬了,這卻是甚麼人?我竟聽見他這樣的事呢?」就想要見他。 (路加福音 9:7-9 和合本)

希律是外族人,對猶太教的理解應該不會太深,他應該不會知道甚麼是舊約預言的彌賽亞,也不明白彌賽亞對猶太人的重要性。估計始作蛹者也是那班法利賽人,那班與希律一黨的猶太人,不單不相信耶穌是基督,更在希律面前不斷抹黑耶穌

耶穌亦預言他最終會被殺害,但現時還未是時候,而當他受難後,苦難就會轉到耶路撒冷。這預言後來成真,在公元70年,羅馬政府再也忍受不住猶太人的存在,毀滅了耶路撒冷


主哭耶京堂
Source: Wikipedia

當年猶大國被巴比倫所滅,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猶太人傳達訊息,預言七十年後猶太人可以回歸耶路撒冷,結果預言成真,巴比倫波斯所滅,波斯王容許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

耶穌在公元前四年出生,耶路撒冷卻在公元六十六年再次被毀,剛好又是七十年,這是巧合嗎?我相信背後是上帝的安排。

預言的前半段成真了,至於後半段的基督再臨,即是很多人關心的世界末日,則要等到猶太人歸信耶穌,親口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才能成事。

2022年5月7日星期六

138 要進窄門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有一個人問他說:「主啊,得救的人少嗎?」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你們站在外面叩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就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不曉得你們是哪裏來的!』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裏來的。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你們要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眾先知都在神的國裏,你們卻被趕到外面,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神的國裏坐席。只是有在後的,將要在前;有在前的,將要在後。」

(路加福音 13:22-30 和合本)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 7:13-14 和合本)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馬太福音 7:21-23 和合本)


跟從耶穌並不容易,進入天國就像要經過一道窄門,而找到那道窄門的人也少。

窄門
Source: Wikipedia

《路加福音》的經文是指著猶太人說,不要以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自以為是,到審判的日子,耶穌並不認識他們,而「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就是指將來外族人要取代猶太人的位置,成為神國的子民,所以在得救的路上原來「在前」的猶太人,卻反而成了「在後」。

而《馬太福音》的經文卻是對著基督徒說,不要以為自認是基督徒就無敵,不斷將神掛在嘴邊,只顧表面功夫,卻沒有用心遵行神的道,並不能進天國。

加爾文主義主張「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現今很多教派都接受這套教義,但細看耶穌的話,就知道並不是這回事。很多自稱是基督徒,卻沒有基督徒行為的人,正每天在幫教會拆招牌。他們對教會的破壞,遠比任何一個極權政府,都來得更徹底。

2022年5月6日星期五

137 芥菜種的比喻

耶穌說:「神的國好像甚麼?我拿甚麼來比較呢?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裏,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它的枝上。」又說:「我拿甚麼來比神的國呢?好比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路加福音 13:18-21 和合本)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裏。這原是百種裏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馬太福音 13:31-33 和合本)


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

(馬可福音 4:30-32 和合本)


芥菜種比喻教會,種子很小,卻長出大樹。初代教會由十二使徒和其他追隨者開始,直到現在,全球有一半人都相信此信仰。


這原是百種裏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
Source: Free Bible Image

酵也是一樣,顆粒像鹽一般大,混進麵糰內,卻令全糰麵都發起來!基督徒也是這樣,改變了整個社會。

這比喻也代表了耶穌對基督徒的期望。

2022年5月5日星期四

136 安息日趕出駝背女子身上的鬼

安息日,耶穌在會堂裏教訓人。有一個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耶穌看見,便叫過她來,對她說:「女人,你脫離這病了!」於是用兩隻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神。管會堂的因為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就氣忿忿地對眾人說:「有六日應當做工;那六日之內可以來求醫,在安息日卻不可。」主說:「假冒為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各人在安息日不解開槽上的牛、驢,牽去飲嗎?況且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她的綁嗎?」耶穌說這話,他的敵人都慚愧了;眾人因他所行一切榮耀的事,就都歡喜了。

(路加福音 13:10-17 和合本)


耶穌應該正在前往耶路撒冷,但經文沒有記載耶穌到底在那個地方,只提到他在一個會堂內教訓人。耶穌似乎仍未到達耶路撒冷,否則他應該會在聖殿裡教訓人。

而那駝背的女人到底是被鬼附,還是只是患病,也不確定,中文《和合本》聖經譯作「被鬼附」,但有其他譯本譯作軟弱的靈,即是很悲慘的意思。


醫治駝背女子
Source: Wikipedia

這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神蹟治病或驅鬼,而耶穌又再次在安息日做這事,自然又引起爭議,經文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深究,但其實不是。

我們見到,管會堂的人氣忿忿地對耶穌說,為何不過一天才醫治好那女人,那麼就不會干犯律法。女人都病了這麼多年,等多一天也沒什麼大不了吧,這要求似乎不過份,但耶穌為什麼斥責他假冒為善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律法是禁止人在安息日帶牲畜去飲水的,然而,這律法基本上沒有人跟從。這些日常工作,猶太人明知是干犯律法,他們卻去做,但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卻理直氣壯地上前斥責,所以耶穌就指出他的假仁假義。

基督徒有時也會覺得自己很清高,我們不煙不酒也不說髒話,但內裡也不過是一團糟。

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預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那僕人必多受責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路加福音 12:47-48 和合本)

2022年5月4日星期三

135 無花果樹的比喻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着。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路加福音 13:1-9 和合本)


無論是當時的猶太人,還是當今世代的人,經常會認為,一個人遇到不幸,包括是患病、天災或人禍,都是因為那人犯了罪,或是他的家人犯了罪,所以受到上天的懲罰。

所以,那些人想知道,為什麼正在獻祭給上帝的加利利人,會被羅馬人所殺。耶穌的答案不單對當時的人帶來衝擊,也同樣衝擊著我們。

事實上,不是所有不幸都有原因的,更加不是因為那人有罪。上帝給予人自由意志,就自然會有人做出傷害人的事,這並非上帝所願,即使是天災,或患病,都不一定是上帝所願見到。

耶穌反而要帶出另一個重點,人趁著還有機會,就要悔改了。


無花果樹
Source: Wikipedia

無花果樹像徵猶太人,猶太人是神所揀選的民族,但這無花果樹不是栽種在無花果園內,而是栽種在葡萄園內,代表猶太人在俗世中,要結出屬神的果子,不然,神也不會姑息,將樹砍掉!基督徒透過基督的寶血成為神的子民,若然不結出屬神的果子,後果也是一樣。

何謂屬神的果子?就是這些: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 (加拉太書 5:22-26 和合本)

2022年5月3日星期二

134 與對頭人和解

「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甚麼是合理的呢?你同告你的對頭去見官,還在路上,務要盡力地和他了結;恐怕他拉你到官面前,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監裏。我告訴你,若有半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

(路加福音 12:57-59 和合本)


耶穌這裡提及對頭人,誰是那對頭人呢?耶穌這話是緊接著談論天色的對話,所以,那對頭人就是耶穌,而那位官,就是上帝。

耶穌的話是要警告世人,要趁著還有機會,就要與耶穌和解,否則到了上帝的審判席前,就一切都太遲了。


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甚麼是合理的呢?
Source: Free Bible Image

在現今的世代,社會提倡沒有甚麼對與錯,基督教只是其中一種信仰,而即使選擇基督宗教,信眾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信奉。

閣下喜歡如何定義宗教是閣下的自由,但這些價值觀都與耶穌的教導背道而馳。

2022年5月2日星期一

133 醫治伯賽大的瞎子

他們來到伯賽大,有人帶一個瞎子來,求耶穌摸他。耶穌拉着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問他說:「你看見甚麼了?」他就擡頭一看,說:「我看見人了;他們好像樹木,並且行走。」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了。耶穌打發他回家,說:「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

(馬可福音 8:22-26 和合本)


醫治伯賽大的瞎子一事,只有《馬可福音》有記載。耶穌和門徒來到伯賽大,這地方是加利利湖的北岸,有人將一個失明人帶來,求耶穌醫治,但醫治似乎有些失手,花了兩次功夫才醫治好他。


醫治伯賽大的瞎子
Source: Wikipedia

不少人解釋,這是因為那瞎子的問題很嚴重,又有說,因為那瞎子的信心不夠,然而,這些解釋都有問題。神有難成就的事嗎?眼瞎怎說都應該沒有比癱瘓嚴重吧,耶穌可以醫治癱瘓的人,怎麼醫治不了瞎子?若說信心不足,耶穌在登山變像之後,為那被鬼附身的孩子驅鬼,那孩子的父親也沒有信心,但耶穌依然做到。

黃錫木博士對此經文有很深入的解釋,他指出耶穌正在離開加利利的傳道基地,一步一步地朝耶路撒冷去。這段旅程十分漫長,馬可耶穌不同的事蹟,記錄在這段路程之間,耶穌除了自己本人會逐漸接近耶路撒冷,也希望門徒可以逐漸明白他的身份。馬可伯賽大的瞎子,與稍後被醫治的另一瞎子巴底買作對比,藉此向讀者展示,門徒屬靈的眼睛也要漸漸開啟。

參考: 

【從伯賽大的瞎子到瞎子巴底買】

2022年5月1日星期日

132 防備法利賽人的酵

門徒渡到那邊去,忘了帶餅。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帶餅吧。」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這小信的人,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你們還不明白嗎?不記得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籃子的零碎嗎?也不記得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嗎?我對你們說:『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話不是指着餅說的,你們怎麼不明白呢?」門徒這才曉得他說的不是叫他們防備餅的酵,乃是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

(馬太福音 16:5-12 和合本)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他們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你們有眼睛,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不記得嗎?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嗎?」

(馬可福音 8:14-21 和合本)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將這段對話放在彼得凱撒利亞‧腓立比耶穌是基督之前,他們渡過加利利湖之後,經過伯賽大,再北上往凱撒利亞‧腓立比。《路加福音》沒有記錄這事,但之前耶穌法利賽人論述天色的對話,路加卻將它放在彼得認基督之後。本網誌按《路加福音》的次序,將事件排列在此處,實際出現的時序不必太深究,明白耶穌的話才是重點。

耶穌之前向群眾指出,他們憑天色就可以預測天氣的變化,同樣,他們看見這些神蹟,都應該懂得分辨誰是基督。當時是農業社會,他們都是農夫或漁夫,都懂得看天氣,耶穌這話是叫他們不要裝傻。

之後就到了門徒與耶穌上船的一幕,馬太解釋得很清楚,耶穌不是要怪責門徒沒有預備食物,反而怪責他們這麼快就忘記了之前的神蹟,聽不懂耶穌的話。


酵母
Source: Wikipedia

酵,也是當時的社會經常接觸到的東西,造麵包和餅都會用到,門徒對酵不會感到陌生。酵和其他造餅的材料不同,酵母是有生命的,它會滲透,並令全團麵粉發起來。猶太教領袖的教導,就如麵酵一樣,一個傳一個,就滲透了整個民族,然而很可惜,他們的教訓是錯誤的,這種滲透,卻是致命的滲透。

社會像酵一樣發起來,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特別是香港人。

355 我們就是《使徒後傳》

獨有路加在我這裏。 (提摩太後書 4:11a 和合本) 新約時代的歷史紀錄,以 路加 所寫的最為詳盡。 路加 的福音書 從 伊利莎伯 說起 ,記敍部份比其餘三部福音書開始得都要早,而記錄教會成長的《使徒行傳》,更是 路加 提供的獨家資料,但卻以 保羅 在 羅馬 的兩年軟禁 作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