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着甚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也必成就。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着。」
(馬太福音 21:18-22 和合本)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裏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着甚麼。到了樹下,竟找不着甚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
(馬可福音 11:12-14 和合本)
早晨,他們從那裏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他若心裏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你們站着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有古卷無此節)」
(馬可福音 11:20-26 和合本)
福音書對「耶穌咒詛無花果樹」的記載都略有不同。按《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第一天到達耶路撒冷後,當日就「潔淨聖殿」,並在傍晚到伯大尼休息,第二天早上,耶穌一行人回到耶路撒冷,他見無花果樹上沒有果子,就咒詛它,樹立刻就枯萎了。
馬可則記載,耶穌第一天只是到聖殿視察,回到伯大尼過夜後,第二天朝早回城時,咒詛了無花果樹,但樹並沒有立刻枯萎。隨後,耶穌到達並「潔淨聖殿」,到第三天早上回城時,使徒才發現無花果樹已經枯萎了。
路加和約翰則沒有記錄無花果樹枯萎一事。
到底如何解釋這些差別?另外,為什麼耶穌要咒詛一棵樹呢?那時並不是無花果收成的季節,樹上當然沒有果子,耶穌的要求豈不很過份?
有人解釋,在逾越節臨近的季節,以色列地的無花果樹應該已經長出了小果,但那棵樹卻連小果也沒有,所以該死。是否真的這樣不好說,聖經沒有再說明,但我相信,耶穌是借助無花果樹,去教導門徒兩件事。
第一是正如經文所言,對凡事要有信心。在人的角度,那時並非無花果樹結果子的季節,樹上當然找不到無花果,這是從理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但神卻能化腐朽為神奇。耶穌所行的神蹟,有將水變酒、平靜風浪、醫治絕症,甚至復活死人,試問以上有那一樣能以科學去解釋?其實,要一個罪惡滿盈的人,「放下屠刀,立地信耶穌!」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而這樣的奇蹟,並不亞於「五餅二魚」。教會卻充滿著這些神蹟。
第二,無花果象徵猶太民眾。在經歷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並重建聖殿,在當時,猶太人已發展出一個完善的宗教體系,但他們卻無法帶領人去認識神。就像那棵無花果樹,它雖然枝葉茂盛,上面卻沒有果子。這事真的應驗了,在大約四十年後,羅馬人破壞了聖殿,驅逐猶太人,破壞了整個猶太教體系。
至於,那棵無花果樹到底是何時枯萎,有學者解釋,馬太和馬可分別描述樹枯萎的不同程度。我覺得這只是反映,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理解,就像耶穌是何時「潔淨聖殿」一樣,無需太過執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