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着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裏,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
約瑟就起來,夜間帶着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裏,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馬太福音 2:13-15 和合本)
約瑟一家逃到埃及一事有很深厚的神學意義。《舊約》中的摩西是家傳戶曉的先知,即使不是信徒,也會從不同的電影中聽聞過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從埃及走到以色列的故事。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莫過於摩西走到海邊,舉起手杖,將紅海分開的一幕!
當時的以色列人是埃及人的奴隸,人生沒有自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穿過紅海,到了神預備的應許之地——以色列,人民重獲自由。而耶穌逃到埃及,再從埃及地出來一事,預表著耶穌會帶領所有活在罪中的人,透過洗禮,回到神所預備的地方。人活在罪之中,成為了罪的奴僕,生命被罪牽制,沒有自由,洗禮潔淨了人的罪,使人不用再背負罪的纏繞,人生重獲自由。
「博士來朝」時耶穌究竟幾歲?
一直以來,傳統的聖誕佈置,都會見到牧羊人和「三博士」,出現在馬糟旁,守望著剛出身的主耶穌。但細閱經文時會發現,《路加福音》從未提及「三博士」,也沒有提到耶穌到過埃及;而《馬太福音》亦沒有提及牧羊人,也沒有耶穌到聖殿的記載。「博士來朝」和「聖家逃往埃及」的記載,到底發生在什麼時候?
如果博士們在耶穌剛出生時來到,按《馬太福音》的記載,博士們離開後,約瑟一家就立刻逃往埃及,哪又如何上聖殿獻祭?而如果博士們在耶穌出生後一段時間才來到,按《路加福音》記載,約瑟一家在耶路撒冷辦完一切事後,就已經回拿撒勒了,哪博士們又如何在伯利恆找到耶穌?
對於這個問題,一般有三種不同的見解。
第一種見解是,《馬太福音》的記載是虛構的,從來沒有博士到訪,耶穌也未曾到過埃及,馬太在福音書寫下這些事,目的是要引出其神學意義。
對此,基督徒一般都不會接受虛構故事的說法。的確,耶穌也經常借用故事來說道理,但聖經都會說明那是比喻。
第二種見解是「博士來朝」發生在耶穌出生後一段日子,多是半年,甚至兩歲。原因是經文用了「小孩」一詞來形容當時的耶穌,而非「嬰兒」,加上博士們是在「屋子」內找到耶穌,並非在「馬糟」內。這亦解釋了為何希律下令屠殺兩歲以下的兒童,而不只是屠殺初生嬰兒。
不過,如果博士們是在耶穌出生後一段日子才來到伯利恆,即代表約瑟一家已經在耶路撒冷辦完了一切事務,回到了原居地拿撒勒,哪如何解釋他們為何又回到了伯利恆?只能假設約瑟一家又因為一些原因回到家鄉伯利恆,有可能是探親之類,當時耶穌已經有一至兩歲,而那次旅店有空置的客房,不用再住馬糟。《路加福音 2:41》記載了耶穌每年都會到耶路撒冷過節,伯利恆離耶路撒冷不遠,只有半天的路程,約瑟一家在每年過節後可能會順道探親,或直接在家鄉伯利恆投宿。
第三種見解是,博士的到訪發生在耶穌剛出生的時候,但不是平安夜當天。傳統上相信博士是 1 月 6 日來到,這日後來被定為「主顯節」,象徵主顯現給外邦人。經文以「小孩」一詞來稱呼耶穌,純粹是翻譯上的問題,而伯利恆也不可能長時間沒有客房,希律下令屠殺兩歲以下小孩,只是因為他不想有任何威脅倖存,他對外族人豈會帶半點憐憫!
如果是這樣,代表博士來訪時耶穌已行了割禮,但還未上聖殿獻祭。他們離開後,約瑟就帶著馬利亞和耶穌逃到了埃及,到埗後立刻聽到希律離世的消息,於是回到耶路撒冷,完成獻祭後再回到拿撒勒定居。
這個解釋能完全融合兩部福音書的記載,但卻又引申出一些問題。按《馬太福音》記載,博士是見到星象才去尋找新生王,雖然波斯離以色列不是很遠,但當時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相信要找到耶穌,最快也要幾天,何況他們還找錯了地方,這至少又耽誤了一、兩天,所以傳統上將主顯節定在 1月6日有其道理,但約瑟帶著剛生產的馬利亞到埃及,一來一回也不是數天內可以完成的旅程,怎能趕及到耶路撒冷為新生嬰孩獻祭呢?摩西當年帶領以色列人走同一段路就走了38年,約瑟卻必須於28天內來回兩地,而且希律還要死得非常合時呢!
本網誌採納第二種見解,並非代表本人對此完全認同,只是因為總得選個次序而矣。三種見解都有些難以解釋的地方,留讀者一些想像的空間,亦是聖經可愛之處。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博士和牧羊人,應該不會在同一時間,出現在馬糟旁。
參考:
How Old was Jesus when the Wise Men Came?
https://breakthroughversion.com/rayonthebible/howoldwasjesu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